房天下>  资讯中心  >金华楼市动态>  正文

手机看新闻

义乌计划筹建保租房7.3万套!新增学位超7万个!

金华楼市动态2022-12-01 08:59:08来自浙江省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普惠、优质共享,义乌出新招。11月29日,从推进共同富裕主题系列活动之义乌市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义乌近日出台首个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以标准化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筑牢共同富裕建设基础。

市委副书记、社建委主任唐剑刚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发布会。

《义乌市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以下简称《义乌标准》)由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军有所抚、文有所化、体有所健、事有所便等11大领域25类99项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组成。每一个服务项目都包含了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支出责任和牵头单位五大要素,贯穿人的全生命周期

《义乌标准》的出台,是市委市政府结合义乌实际,推动公共服务优质共享的重要举措,是履行公共服务职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义乌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牢牢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努力锻造共同富裕成功案例,形成具有义乌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为全省全国共同富裕工作提供义乌示范、作出义乌贡献。

从服务对象看

《义乌标准》实现各类群体基本公共服务保障的覆盖。从“幼有所育”的0-6岁的儿童,“学有所教”的6-18岁学龄期青少年,“劳有所得”的青壮年劳动年龄人口,到“老有所养”的老年人,《义乌标准》实现各年龄段人群的覆盖;从“弱有所扶”的特困人员、残疾人、失能老人,到“军有所抚”的现役军人、退役军人、烈士子女等,《义乌标准》实现需要政府保障的特殊群体覆盖。

从服务标准看

《义乌标准》在《金华标准》的基础上有进一步的加强和提升。《义乌标准》结合本地实际,新增基本公共服务项目4项,补充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和内容10项,调高基本公共服务标准1项,细化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和内容13项。

从政策支撑看

《义乌标准》的99项基本公共服务项目都有相关政策文件提供具体服务标准和支出责任。除了参照上级相关政策文件执行外,义乌也陆续出台了更加细化的配套政策。比如“体有所健”领域,市文广旅体局出台的《义乌市百姓健身房管理办法(试行)》,对百姓健身房申报与建设、开放与运营、经费与补助、职责与分工、考评与退出等方面进行了细化。

从责任单位看

《义乌标准》99项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共由29个部门按职责分工牵头或协同实施,部分服务项目由多个部门协同实施。比如“事有所便”领域的“公共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责任单位为市妇联、市教育局、市卫健局和市民政局四个部门,多跨协同“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构筑家庭、学校、社区“三结合”的未成年人教育网络”。

《义乌标准》

插上数字化的翅膀

让基本公共服务享受更便捷

据了解,义乌基本公共服务都已上架“浙里办”应用的数字社会专区,广大市民可以通过“浙里公共服务在线”“浙里民生‘关键小事’智能速办”两个应用了解和办理基本公共服务事项。

通过“浙里公共服务在线”应用,可以查看、办理基本公共服务事项,该应用有两大创新。创新设置“可享”+“已享”两张服务清单:可享清单通过智能匹配个人需求、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两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精准化。已享清单通过归集回流数据,形成个人、家庭已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清单;创新以家庭为单元的公共服务新模式:在绑定家庭成员后,可以展示全体家庭成员的服务清单,为自己或家人办理基本公共服务事项,跨越“一老一小”在享受基本公共服务过程中面临的数字鸿沟

通过“浙里民生‘关键小事’智能速办”应用,可以办理高频基本公共服务事项。该应用围绕个人和家庭全生命周期基本公共服务事项,运用数字化技术和理念进行流程再造、制度重塑、综合集成,实现“省心办”“快速办”“无感办”。其中,义乌市上线了“图书一键借阅”“非伤人轻微物损交通事故处理”“犬证办理”三个关键小事特色事项,方便群众办理。

《义乌标准》

关注外来人口

保障和解决外来人口的

基本公共服务需求

《义乌标准》对“新义乌人”最关心的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住有所居、文有所化等领域,进一步完善外来人口基本公共服务。

“幼有所育”领域,打造“义有善育”金名片,将0-3岁婴育服务逐步扩面至外来人口,致力于实现婴育服务项目全方位、服务周期全链条、服务对象全覆盖。

“学有所教”领域,继续深入实施“教育倍增”计划,“十四五”期间计划新增学位7万个以上,切实保障随迁子女在义乌就读。

“劳有所得”领域,深化新业态从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鼓励外来人口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十四五”期间每年新增外来人口参保人数3万人以上。

“住有所居”领域,面向有住房困难的新市民、外来青年,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力度,“十四五”期间计划筹建7.3万套。

“文有所化”领域,优化文化服务供给,打造“周周有戏”“流动书场”“花开四季”等品牌,加快推进博物馆、美术馆、大剧院等重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房产圈发布,房天下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房天下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进行投诉。对作者发布之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精彩评论(0)

回复还可以输入200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