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建德至武义高速公路兰溪段兰溪枢纽主线桥施工现场看到,工人顶着烈日绑扎钢筋,对主线桥进行盖梁施工。
兰溪枢纽是建武高速兰溪段的控制性工程。“目前,兰溪枢纽工程已完成桩基施工91%,砌梁施工82%,立柱施工80%,盖梁施工70%。”现场负责人安东介绍,工程的C闸道、B闸道、H闸道已完成全部工程量,进入桥面系施工,主线桥部分预计在9月底、10月初完成全部工程量,接下来也将进入桥面系施工。建武高速兰溪段项目是省“千项万亿”工程重点项目,也是金华市“五纵五横两连一环”高速公路网中的“五纵”之一。在施工过程中,为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施工方引入了许多新工艺。

当天下午,在建武高速兰溪段金塘大桥施工现场,偌大的荷花塘底袒露着,中间一台挖掘机挥舞着“巨臂”,将淤泥挖出来。而就在挖掘机的不远处,是一大片经过处理的淤泥。让人诧异的是,人能够稳稳地站在淤泥上,丝毫不用担心会陷入其中。
中铁大桥局建武高速兰溪段TJ02标项目经理部工区生产经理程文俊告诉记者,这就是他们使用的新技术——淤泥原位固化技术,处理淤泥的“效果”很不错。
原来,过去由于池塘区域的淤泥地无法承受重型工程车辆的负重,导致建设受阻,施工人员不得不进行繁琐的换填工作。简单来说,就是将淤泥挖掉并运输到其他地方处理,然后再从其他地区运来石渣和渣土进行回填。这样的施工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还增加了时间和金钱成本。而淤泥原位固化技术的引入则提供了一种创新的解决方案,利用淤泥原位固化设备,将淤泥变废为宝,直接硬化,形成稳定的新基层。

“我们通过在挖掘机上安装搅拌头,并配备智能配比工作台,由电脑全自动控制固化剂合成。操作人员只需操纵挖机,从而使搅拌头喷洒固化剂并与淤泥混合搅拌,就可以实现固化。”程文俊表示,淤泥原位固化后,曾经泥泞不堪的池塘区域变得坚实稳固,经过严格测试后,可达到道路使用的技术指标要求。
据悉,建武高速兰溪段全线有14万立方米的桩渣和淤泥需要处理,使用淤泥固化技术后,可极大减少不必要的资源和人力成本。同时,由于无需运输淤泥和回填材料,降低了对环境的不良影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来源丨兰精灵客户端